News 新闻资讯
比大熊猫更珍惜的物种——野生双峰骆驼
双峰野骆驼已成为地球上比大熊猫更为珍贵的野生动物,全球种群数量约730峰~880峰,国内420峰~470峰,分布在甘肃阿克塞县阿尔金山北麓安南坝、新疆罗布泊、内蒙古一带,属世界极度珍惜濒危的偶蹄类野生动物之一。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已将野生双峰骆驼作为濒危物种列入红皮书,国际贸易公约将其列为1级濒危物种,中国把双峰野骆驼列为国家1级保护动物。双峰野骆驼也是世界上能够喝咸水和吃盐碱性植物生存的珍奇动物,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。
成年双峰野骆驼体长约2.3米~3.4米,肩高约1.8米~2.3米,体重约600公斤~700公斤,头小,耳短长满密毛,眼大有双重眼睑和浓密的长睫毛,还能自动关闭,上唇有裂,吻部毛色稍灰,鼻孔自动闭合,鼻孔内有瓣膜可防沙尘和吸收空气中的水分。颈长弯曲如鹅颈,皮厚实,全身有浓密而柔软的绒毛,毛色多为淡棕黄色,尾较短长约40厘米~50厘米,尾毛棕黄色,尾尖呈灰色。驼掌生有宽厚而又柔韧的肉垫。胸部和膝部有角质坚韧的肉垫,起、卧时起到支撑身体的作用。扁平的四蹄可在山地、沙地和雪地中起稳定作用,行走自如,故有“沙漠之舟”和“沙漠精灵”的美称。
双峰野骆驼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双峰野骆驼属大型反刍哺乳动物,栖息于海拔1000米~3000米的干旱、寒冷、荒漠、半荒漠山区和沙漠中,以红柳、芨芨草、芦苇、骆驼刺、白刺、梭梭、野葱等的枝叶为食,能耐饥渴及冷热,能喝又苦又涩的咸水,吃饱后静卧反刍。双峰野驼性情温顺,胆小谨慎,适应性强,视觉很好,能辨别各种色彩。而且其机灵敏捷、听觉灵敏,很细微的声音也能听得到,奔跑速度较快且有持久性,时速可达每小时40公里~60公里,是很难捕捉和难以接近的动物。
双峰野骆驼历史上曾广泛分布于中亚干旱荒漠区,它们适应吸收高盐碱性水与植物的特殊生理结构,从而得以幸存下来。但由于人类影响日益加剧,使其分布范围日趋萎缩,种群数量急剧下降,已成为极度濒危物种。为了保护野骆驼,中国政府已同意将戛顺戈壁75,000平方公里的土地划为阿尔金山·罗布泊双峰野骆驼自然保护区。